银河·(澳门)娱乐网站-Mobile Application Center

学习邓小平、江泽民、胡锦涛关于双拥工作的论述

发布时间:2021-11-24 点击量:

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,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、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,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。在这一新时期,党的三代领导人邓小平、江泽民、胡锦涛坚持党长期形成的军民一致和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思想,对双拥工作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。这些论述,内涵丰富,意义深远,体现了我党我军的性质和宗旨,是我们巩固发展新型军政军民关系的重要指导。

一、坚持军民一致的原则,努力做好新时期双拥工作

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,党带领人民实行改革开放,坚定不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。在新的历史时期,我们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,坚持军民一致的原则,继承发扬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,努力做好双拥工作。早在1978年6月,考虑到由过去长期的战争和革命环境到当时和平建设环境的变化,关于军政军民关系问题,邓小平就明确指出:“我们政治工作的根本的任务、根本的内容没有变,我们的优良传统也还是那一些。”①“军民一致,这个原则不能变。”②1981年9月,邓小平又指出:“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密切军政、军民关系,增强军队内部团结,加强民兵建设,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。”③郑重强调,军民一致的原则不能变,要保持优良传统,从各个方面搞好军政军民关系,密切军政军民关系。

之后,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,无论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,还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阶段,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军政军民团结,高度重视双拥工作。江泽民指出:“拥军优属、拥政爱民,是我党、我军和我国各族人民的优良传统,是我们特有的政治优势。”④“要深入持久地开展拥政爱民、拥军优属工作,进一步巩固军政、军民团结。”⑤强调要把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作为重大政治原则紧抓不放,深入持久开展双拥工作。胡锦涛深刻阐述双拥工作的重要意义,提出要继承优良传统,做好双拥工作,搞好军政军民团结。胡锦涛指出:“人民离不开军队,军队更离不开人民。军政一致,军民一致,军民鱼水情深、患难与共,是人民军队无往而不胜的重要保证,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保证。……要进一步巩固军政军民团结,巩固和发展军爱民、民拥军的生动局面。”⑥

与此同时,我们党在坚持双拥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,进一步提出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,努力开展和创新双拥工作。邓小平明确指出,要结合新的条件搞好军民关系。1978年6月,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,深入阐述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开展双拥工作的问题。邓小平说:虽然军民一致的原则不能变也没有变,但军队同人民群众的关系,现在和过去有了不同的内容。“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,研究和解决任何问题都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条件。”⑦因此,“我们就是要按照新的情况,从各方面搞好军民关系,正确地解决军民关系问题。”⑧邓小平还亲自倡导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创建双拥模范城(县)活动,推动双拥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,都有新的变化和发展。1990年12月,86岁高龄的邓小平还为全国双拥工作会议奖状写了“双拥模范城”“双拥模范县”⑨的题字。江泽民指出:“我们要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,继续深入扎实地做好双拥工作,不断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。”⑩胡锦涛指出,为了更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,双拥工作“必须坚持在继承中创新、在改革中前进”⑪“勇于在新的实践中解决新问题、创造新经验,努力开创军政军民团结新局面。”⑫都强调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,在发展变化的实际中,不断有所创新,丰富双拥工作内容和形式,探索富有时代特色的双拥工作的方式和路子。

二、军队要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

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根据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分析判断,军队工作也相应地转到和平建设的轨道。据此,邓小平明确提出,国防建设必须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。邓小平指出:“我们军队要一切服从国家建设这个大局。”⑬“现在需要的是全国党政军民一心一意地服从国家建设这个大局,照顾这个大局。这个问题,我们军队有自己的责任,不能妨碍这个大局,要紧密地配合这个大局,而且要在这个大局下面行动。”⑭并指出:“军队各个方面都和国家建设有关系,都要考虑如何支援和积极参加国家建设。无论空军也好,海军也好,国防科工委也好,都应该考虑腾出力量来支援国民经济的发展。”⑮还指出:“军队装备真正现代化,只有国民经济建立了比较好的基础才有可能。”⑯语重心长,反复强调军队要投身国家建设,支持地方建设,为国家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。江泽民、胡锦涛也明确指出,军队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,积极支援地方经济发展。江泽民说:“全军和武警部队要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,坚定不移地贯彻服从国家建设大局的方针,积极支持和参加国家改革与建设事业,为民造福,为国兴利”。⑰胡锦涛说:“人民解放军要大力发扬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,热爱人民群众,尊重地方政府,积极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。”⑱

关于军队如何服务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,邓小平等领导人提出很多具体的设想。比如,军工企业搞军民结合。邓小平指出:“军工企业要走军民结合的道路,在国家的统一计划下,以军为主,搞军民结合。重点放在平时,至少拿一半转到民用,战时可以转产,这是一个大方针。”⑲比如,军队支持农业、林业发展。邓小平指出:“空军要参加支援农业、林业建设的专业飞行任务,至少要搞二十年,为加速农牧业建设、绿化祖国山河作贡献。”⑳军队还可以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。邓小平指出:“天津的引滦工程建设,军队出了力……各地区都要学习引滦工程。”㉑“比如说修路,就可以考虑用些民力,也用些军队的力量”。还比如绿化。邓小平说:“军队在植树造林中,要积极地多做工作,除搞好营区植树造林外,营区外十公里范围内,要与地方共同协商搞好植树造林。”㉒这些论述,成为做好新时期双拥工作的重要指导。

培养军地两用人才,是军队支援地方的一项重要内容。邓小平指出:要把军队办成一个大学校。对要转业的干部,要办训练班,让他们了解地方工作知识。对战士的教育训练要做到一兵多能。“我们军队要搞得生动活泼些。只着眼于军队本身建设的需要是不够的,还要着眼于干部、战士转业复员到地方的需要。”㉓1983年6月,邓小平还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展览题词:“大力培养既能打仗又能搞社会主义建设的军地两用人才。”㉔江泽民也指出:“解放军是一所大学校,许多干部战士在部队经受了思想政治、纪律作风等方面的严格训练,素质是好的和比较好的。每年都有不少干部战士复原转业到地方”。㉕军队培养的干部和专业技术的人才,转移到地方各行各业去,对地方是很大的支援。

邓小平等领导人特别指出,军队要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,强调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。邓小平说:“历来树立毛主席培养的好作风是军队带头的……现在要发扬这些作风,这是保证实现四个现代化很重要的问题。”㉖1983年6月,邓小平为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展览题词:“发扬我军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,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。”㉗1986年9月,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《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》指出:“军队要加强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,积极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。”㉘江泽民指出:“军队要发扬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,一如既往地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。”㉙胡锦涛指出:人民解放军要“继续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走在前列,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贡献力量”。㉚对人民军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寄予厚望。

实践表明,实行改革开放以来,军队在参与国家经济建设,在参与重点工程建设,与重大自然灾害作斗争,帮助驻地群众搞好生产、搞活经济、脱贫致富,在培养和输送军地两用人才等方面,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,都做出了很大成绩。

三、地方要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军队和国防建设

军队和国防建设,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。地方和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军队和国防建设,是我们的优良传统。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中,我们党始终强调地方对军队和国防建设的关心和支持。邓小平明确指出:“大局好起来,国力大大增强了,再搞一点原子弹、导弹,更新一些装备,空中的也好,海上的也好,陆上的也好,到那个时候就容易了。”㉛提出国家经济发展起来,可以更好地支援军队建设。江泽民指出:“各级党组织、政府和全国人民要一如既往地关心国防建设,支持军队完成各项任务。”㉜胡锦涛指出:各级党委、政府和人民群众“要关心支持军队建设”,“要一如既往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”。㉝谆谆告诫,要关心支持军队和国防建设,发展军政军民相互团结、相互支持的大好局面。

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,是关系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件大事。改革开放以来,党和政府始终重视军队转业军人的安置。邓小平主持中央和中央军委工作以后,亲自批准成立了国务院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领导小组,要求对军队转业干部“地方要承担起来,把他们安置好”。江泽民指出,地方上没有一点懂军事的干部是不行的,“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把转业干部安置好,使他们成为各个行业的骨干”。江泽民要求:各级党委、政府和人民群众,要“妥善安置军队转业干部、退伍军人和离退休干部,做好优抚工作。”胡锦涛特别强调要做好转业军人安置工作。指出:各级党委和政府要“关心支持军队建设,积极配合军队搞好兵役制度改革、军人转业退伍安置制度改革、后勤保障社会化等工作”。

人民离不开军队,军队离不开人民。军民一致、患难与共,是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重要保证,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和军队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。1988年7月,国务院发布《军人优待抚恤条例》,把优抚对象的各项优待更加具体地固定下来。1998年修订后的《兵役法》,再次对优抚对象优待工作进行了明确规定。1991年6月经党中央批准,国务院、中央军委还成立了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领导小组,公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,进一步加强双拥工作。

四、坚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统筹兼顾、协调发展

20世纪90年代起,党和政府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,作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、协调发展的战略决策。

1998年12月,江泽民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讲话,对新形势下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作了深刻阐述。他指出:抓好经济建设和建立强大的国防,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,这两大战略任务从根本上说,是统一的。结合我国国情,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,一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国防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;二是必须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加强国防建设,使国防建设不断有所发展;三是必须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、协调发展的机制。这一阐述体现了我们对新形势下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的深刻,强调要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,同时又必须不断增强国防力量。江泽民还指出:军队建设要“与国家新兴技术产业紧密结合,充分利用国家经济、科技成果和市场资源,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”提出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、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要相互兼容、相互促进。

2000年7月,江泽民在参观国防军工协作配套成果展示会时,又进一步提出寓军于民的重要发展举措,并指出:“坚持寓军于民,是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。”寓军于民,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,遵循经济规律和科学规律,建立和完善适应新形势的新体制,把军政军民各方面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,胡锦涛从科学发展的高度,强调指出:“必须坚持军民结合、寓军于民,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。”胡锦涛还指出,实现军民结合、寓军于民,必须通盘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,把军事需求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,逐步建立起军民结合、寓军于民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。要求军队要强化军民结合、寓军于民意识,积极主动利用民用资源,要发扬军队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,切实增强信息化条件下的国防实力。胡锦涛强调,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,“是人民解放军的历史责任,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。”近年来,通过寓军于民,依托国家和社会的发展,依托市场,军队办成了许多独自难以办成的事情。比如,把军事要求贯彻到国家铁路、公路、机场、码头等大型基本建设中,实现了军事设施建设同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结合。通过军地科研成果共享,推动了一些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相互转化。依托国民教育,推动了军队人才的培养。

2005年12月,胡锦涛提出军民融合的任务。胡锦涛指出:我们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军民结合、寓军于民的新途径新方法,“全面推进经济、科技、教育、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,在更广范围、更高层次、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”。提出军民融合,这是对军民结合、寓军于民战略的进一步发展。2007年10月,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:“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、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、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,坚持勤俭建军,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。”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,郑重提出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,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战略任务。2012年11月,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,胡锦涛再次强调指出:“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,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”。并提出要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、体制机制建设、法规建设。进一步强调了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战略任务。

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,军队热爱人民,人民热爱子弟兵。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,全国军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互相支持,紧密配合,共同发展,军政军民团结显示了不可战胜的强大力量。

(武志军/文)

注释.jpg

XML 地图